華夏幸福吹響扶貧號角,對口幫扶河北省淶源縣脫貧 社會責任 | 2018.01.22
1月22日,華夏幸福正式對外發布公告,宣布公司按照此前與河北省淶源縣人民政府簽訂的《華夏幸福對口幫扶淶源縣整縣脫貧框架協議》的相關約定,將首期投入人民幣2億元,用于對口幫扶淶源縣整縣脫貧項目的資金支出。
有業內人士認為,此舉是華夏幸福為深入貫徹國家、省市脫貧攻堅戰略部署,發揮上市公司資源優勢,履行民營企業社會責任的具體表現。
圍繞2020年淶源縣的脫貧目標,華夏幸福與淶源縣政府決議緊密聯系、加強配合,共同做深、做實、做好淶源縣脫貧攻堅工作,最終形成政府主導、企業幫扶、全民參與、多維聯動的脫貧攻堅新格局。
在計劃實施過程中,華夏幸福提出,幫扶期間所有投入資金不帶任何附加條件,全部用于淶源縣確定的建設項目。項目建成后,將分期分批移交當地政府管理和運營。
根據公告內容,華夏幸福此次投入的2億元資金將用于《框架協議》約定的村莊搬遷安置費、安置房建設和危舊房屋改造等重點實施的扶貧項目建設,以及支持光伏電站建設等扶貧產業的打造。
在上述金額范圍內,華夏幸福將每月結合淶源縣人民政府編制的下月資金需求計劃及項目合同付款需求,編制下月資金支付計劃并將扶貧資金支付至淶源縣政府指定的扶貧賬戶,由公司全資子公司華夏幸福(淶源)扶貧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上述扶貧項目的實施。同時,華夏幸福還專門成立對口幫扶淶源縣整縣脫貧的領導指揮部和相關工作組,并已派出近60名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常駐淶源,專門負責對口幫扶淶源縣脫貧工作。
根據《框架協議》,除了上述扶貧項目內容以外,華夏幸福還利用自身在產業新城領域所積累的產業發展和城市建設運營等方面的豐富經驗,逐步拓展和加深扶貧的維度與深度,支援貧困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高標準建設教育、醫療、商業等公共配套服務設施,同時形成光伏發電、農產品加工、全縣域旅游三大脫貧產業,通過增強貧困群眾造血功能,使其獲得長期穩定收益,實現“兩不愁三保障”。
作為國內領先的產業新城運營商,長期以來,華夏幸福一直秉持“以產興城、以城帶產、產城融合、城鄉一體”的系統化發展理念,探索并實現所在區域的經濟發展、社會和諧、人民幸福。在黨中央號召構建多方力量、多種舉措有機結合的大扶貧格局背景下,公司始終肩負企業社會責任,努力回報社會,從實際出發參與國家戰略部署的精準扶貧事業,為打贏扶貧攻堅戰做出自己的貢獻。